胸腔积液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同济医院MDT门诊抽丝剥茧,找到二胎妈妈 [复制链接]

1#

极目新闻记者赵雪纯

通讯员田娟

“没想到回忆小时候咯血的经历反而救了自己的一命。”26岁黄女士(化姓)在生了两个孩子后,检查发现右肺完全“坏”掉了,当地检查已无药可医,医院间质性疾病MDT门诊,抽丝剥茧终于找到背后的真相。

医院MDT门诊

女子竟被发现半边肺坏掉了

26岁黄女士(化姓)家住河南,年初怀二胎时,她开始出现咳嗽和痰中带血的症状。因为妊娠期间无法进行CT检查,在接受初步治疗后,她的症状稍有所缓解,但这也成了黄女士一家的心病,年8月,她生完二胎后,医院进行CT检查。结果令人震惊,她的左肺清晰可见,但右肺却完全“坏”掉了。

“偶尔咳嗽,怎么把肺咳坏了?”黄女士及家人对此感到困惑,反复回顾过往经历,却找不到任何可疑之处。当地医生初步诊断,黄女士可能是间质性肺炎并伴有肺纤维化,并建议她口服激素及抗纤维化药物的治疗。然而,经过两个月的治疗,她的病情并没有好转。经过多方打听,她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了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张惠兰教授团队。

张惠兰介绍,第一次看到黄女士,除了少许咳嗽外,并没有其他的症状,体力也可以满足日常生活、工作的需要,这与典型的肺纤维化患者表现明显不符。黄女士的左肺完全正常,而右肺间质性病变却非常明显,这也不符合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表现。

此时,黄女士回忆,在她六岁时,曾有一次大口咳血。

张惠兰立刻联想到肺血管病变也可能导致肺间质改变。经过进一步的磁共振和肺血管CTA检查,她惊奇地发现黄女士没有右肺静脉,右肺的间质性改变是由于扩张的淋巴管所致。

张惠兰教授在门诊看诊

调整治疗方案,保住剩下的肺

通过查看文献,团队最后确诊黄女士是“先天性右肺静脉缺失”。这是一种罕见的胚胎发育缺陷,肺静脉完全闭塞。临床上,儿童和婴幼儿期肺炎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和咯血,罹患这种疾病的患者往往因病早期夭折。

而黄女士可能因小时候的咯血而幸运地代偿性长出一条新的血管,维持了身体的供给平衡。然而,接连的怀孕和生产加重了她的心肺负担,导致身体无法代偿,从而发病。

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、风湿免疫内科、放射科、病理科、药学部及呼吸肺康复团队等多学科专家讨论后,调整了治疗方案,停用了激素,并通过减轻心脏负荷、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后,黄女士症状明显好转。

张惠兰提醒,先天性单侧肺静脉闭锁较为罕见,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,表现为咳嗽、进行性呼吸困难、运动耐量下降、咯血、晕厥、反复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等,因症状不典型,往往延迟诊断或漏诊和误诊?临床筛查和诊断尤为重要。单侧肺弥漫的肺间质改变而对侧肺完全正常,应高度怀疑先天性单侧肺静脉闭锁。

(以上图片由通讯员陶继东摄)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